媒合能力
一、动漫产业自身的媒合作用:
动漫产业以动漫形象和内容为核心,以集约化地形式迅速获得市场调研信息,能够化地提供多种产业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为项目品牌的树立提供保障;
动漫产业以创意为基础,为其他产业的形式创新和内涵拓展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从而提升其他产业的附加值;
动漫产业以作品为主要形式,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差异性,能有效地锁定核心目标消费族群,为其他产业提供更为广泛的市场渗透空间。
二、动漫产业对上游辅助产业的媒合作用:
动漫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因其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和市场周期的运作,要求上游产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流程优化;
动漫产业自身具有广泛而细分的市场适应性,为上游产业的市场拓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机会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导向;
动漫产业是资本高投入的产业,且资本投入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对上游产业的投入,为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保障。
三、动漫产业对下游相关产业的媒合作用:
动漫产业因应特定的主题设定,围绕特定市场的核心目标消费族群提供全方位的价值传导服务,从而有效促进相关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动漫产业自身的创意属性和内容的兼容性能够为相关产业进一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条件;
动漫产业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重点文化创意产业类型,为相关产业的招商引资提供契机。
发展趋势
优势S
国内动漫产业在动漫形象的延展设计和应用层面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
国内动漫产业长期的代工历程练就了动画制作方面相对过硬的品质和专业人才;
动漫产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日趋完善,与其他相关产业的互动持续升温;
动漫产业的基础市场预热基本完成,对于营销推广层面的关注得到提升。
劣势W
长期以来由草根原创和代工转型为主体的原创机制导致动漫产业长期与市场运作脱节;
长期处于从动漫形象设计到授权产品销售的直线型传统营销模式,缺乏品牌化运作机制,市场推广周期长而产品生命周期短;
产业结构内部精细化分工与大多数中小型或小微型动漫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运作能力的矛盾,导致动漫企业负担过大,抗风险能力弱。
机会O
国内动漫产业发展长期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
新媒体尤其是交互型媒体的应用为动漫产业类型的创新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由动漫伴随长大的一代人已经走上了社会主流行列,对动漫产业的市场渗透创造了条件;
动漫产业以创意和内容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受到其他产业的普遍关注和认同。
威胁T
长期以来国内动漫产业虚火过旺,泡沫过大,导致自由资本的进入日趋谨慎;
国内原创动漫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和成熟的运作模式导致在国外强势动漫品牌和产品的冲击下持续低迷,市场信心不足,配合度不高;
国外强势动漫企业抬高了市场和受众的标准,对本土动漫的品质要求更为严苛;
低端授权和盗版泛滥,持续搅乱市场格局。
战略思考
SO战略:集群到集成
整合优势资源,以产业集成的方式全面把握动漫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需求;
规范准入标准,以产品和服务集成的方式确立动漫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加强品牌推广,以价值集成的方式扩大战略联盟的规模和品质,启动媒体资源;
创新经营模式,以平台化运作的方式拓展新的产业格局,把握流通和终端环节。
WO战略:被动到主动
全面解析资源储备,制定符合发展战略的团队组织架构,实施品牌战略,在持续巩固品牌优势基础上推动产业化运作和标准化运作;
加强产业内部和跨行业的交流活动,规范行业标准,树立行业标竿形象;
发挥价值集成优势,推动产业类型创新;
从授权到合作的市场运营模式转变。
ST战略:模仿到超越
持续巩固以技术为核心的专业优势,向其他产业渗透,抢占专业化市场;
完善和丰富产品线和流通渠道,建立集成化的终端服务体系,把握市场流通环节的准入机制;
推动动漫形象的品牌化和价值延伸,建立行业和市场的共生机制;
逐步开放动漫产业的价值运营平台。
WT战略:生产到生活
在动漫角色设定和故事主题设定层面建立与目标市场的关联度;
突破原有的周边产品开发和销售模式,着力进行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推广传播,建立与目标受众和核心消费族群的行为习惯之间的关联;
建立以商业运营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项目运作。
由上述战略思考,明确了国内动漫产业,尤其是治图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进一步提出了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指标——调整和完善动漫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内部资源的价值集成,针对具体市场需求定制营销模式,共同推进整体产业生态和平衡发展。
规范项目执行标准
全面梳理自身的产业结构,从价值属性和价值贡献率的角度论证并确定自身的核心产业和主体产业,明确自身的产业定位;
依照自身的产业定位,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自身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全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础,将公司发展目标分解为可执行的项目,规范项目执行的标准和评估机制;
以项目执行标准和评估机制为基础,推进项目管理及运营,实现整体收益的阶段性积累和增殖。
建立品牌服务体系
全面了解动漫产业的市场结构和需求体系,明确各梯度目标消费族群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消费诉求,并参照现有产业格局进行坐标定位;
将动漫产业与市场需求坐标当中的既有产业进行对照分析,确定在市场现实需求层面的机会点作为B2B业务的主攻方向;
从生活方式入手,挖掘市场潜在需求,通过概念设定、技术研发和营销推广等方式确立以品牌为核心,以动漫为载体的服务体系;
通过品牌化的服务体系建立与消费市场的共生模式。
促进产业价值集成
在坚持核心产业和主体产业不动摇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衍生产业、辅助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以项目运作的方式激活整体产业格局内的价值循环过程,建立更加牢固的产业共同体;
以价值驱动为核心,加强动漫产业向其他产业类型的覆盖和渗透;
以价值增殖为目标,突破产业局限,建立以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推动形式的商业运营模式,从知识产权交易和产品销售转向价值兑换和标准输出;
重点把握价值源头和价值转换的关键环节,增加自主控制能力。
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时刻关注产业动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区域定位、市场发展趋势、商业地产发展资讯、区域消费文化特色等方面全面分析整理,明确产业运营生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确立标准先行的发展战略;
除产业内部的专业化资源储备外,还需增加营销运作、管理咨询、战略规划、职业培训、风险控制等项目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
企业关系网络、政府关系网络、金融关系网络、服务咨询网络、专家网络以及信息资源网络等资源的优化整合。